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正文
时间:2025-07-07 11:03:3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0日电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徐驰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
原标题: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新华社日内瓦11月20日电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新华社记者陈俊侠 徐驰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专访知名美联储激进加息负面效应外溢,美联面效美国造成欧洲面临两难经济抉择,储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受到影响,息负美元作为重要储备货币的应外溢访吸引力下降。
新冠疫情暴发后,投资为应对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家瑞冲击,美联储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达利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在2020年2月后的专访知名两年里增加了约40%。超量发行货币被认为是美联面效美国美国通货膨胀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高通胀,储加美联储今年以来转向货币紧缩政策,息负连续激进加息。应外溢访达利欧认为,投资仅靠货币紧缩很难从根本上控制通胀。家瑞因为通胀将造成民众购买力下降,而货币紧缩政策则会削弱需求,进而伤害经济。美联储需要折中协调,而非走极端。
他表示,美国政府采取的所谓“友岸外包”、科技行业出口限制等逆全球化政策将持续造成供给受限,导致通胀问题更加顽固。
美联储激进加息外溢效应也影响到欧洲。达利欧认为,欧元区此前尽管没有像美国一样“大水漫灌”般超发货币,但欧洲央行目前也面临加息压力。“美国现在紧缩的力度更大,而欧洲并没有同等幅度紧缩,造成货币贬值,欧洲通胀相比美国更加严重。”
达利欧认为,欧洲央行如果不能跟上美联储加息力度,欧洲将遭遇更严重的资本出逃,欧元也会进一步走低。
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6次加息且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同时给市场传递今年内还会再次加息的信号。今年以来,欧洲央行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
达利欧认为,欧元区各国财政状况不一,需要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而欠明朗的政策加上原本就不佳的经济状况使市场缺乏信心。货币紧缩政策也使欠下巨额债务的国家偿债困难。
“这置欧洲央行和财政政策决策者于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加息可能造成滞胀,另一方面财政扶持又会加剧赤字,政府不得不举债。这对欧洲债券和欧元而言都很糟糕,对欧洲股市和经济也有负面影响。”
此外,达利欧认为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在紧缩货币环境中受创最大,这些国家美元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达利欧预测,未来出于对美元被武器化的恐惧等,美元作为财富储藏手段的吸引力将变得很低。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2025-07-07 10:56
《上海市健康老龄化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发布2025-07-07 10:48
全国职校加快培养非遗“传人”,一批非遗保护紧缺专业将开设2025-07-07 10:45
2024版iPad或将采用混合OLED技术:厚度有望继续“瘦身”2025-07-07 10:05
联防联控机制: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2025-07-07 10:00
国家发改委发布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2025-07-07 09:46
23年来首次!这里10年期国债,连续3天0成交…啥情况?2025-07-07 09:20
半导体概念股走高,华虹半导体涨近6%,聪明钱持续入场2025-07-07 09:15
超半数基金年内跑赢市场 21只长跑型基金笑傲江湖2025-07-07 08:30
“顶流”丘栋荣押中两只大牛股!基金抱团风格转变,“小而美”细分龙头受宠2025-07-07 08:26
竞逐首年3000亿元个人养老金市场,各路机构“开卷”了2025-07-07 10:20
大开放,新突围:中国外贸国际市场份额10年提升3.1个百分点,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心针”2025-07-07 10:16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58.76亿元 沪股通净卖出54.85亿元2025-07-07 10:06
美媒:美联储快速加息推高债务危机风险2025-07-07 09:31
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分期业务 “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分期利息”2025-07-07 09:26
每月少还多少?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官方答问2025-07-07 09:20
A股市场成交萎缩,底部在哪?2025-07-07 09:10
绿色出行、泡汤休闲、露营野餐:年轻人假期消费新动向2025-07-07 09:00
超七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 基金:当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优势 关注硬科技相关机会2025-07-07 08:34
国轩高科与苏美达战略合作 重点发力储能领域2025-07-07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