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咨询前1-3次的第次过程中,咨询师对你还不够了解,咨询中会更多地充当“倾听者”,发生收集信息、第次进行专业评估、咨询中建立关系,发生有时也需要介绍一些关于咨询本身的第次知识。
如果你对为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咨询中自己在说话这一一点感到困惑、不满、发生失望,第次或是咨询中对咨询有任何负面情绪,你都可以向咨询师表达,发生并对此进行讨论。第次
这可以及时帮助你们感受双方的咨询中匹配性,调整治疗方案,发生说不定这恰恰是能够使得你和咨询师一起深层探索的契机。
阶段一:咨询师介绍咨询设置
咨询设置是咨询中的一些“规则”,包括咨询的保密问题、咨询的时间和频率、休假约定、费用标准、咨询外的联系等。
咨询设置就像一个外在的保护框架,能帮助双方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确立工作边界,是咨询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次咨询时,咨询师会首先和你明确这些设置,以及介绍可能需要突破设置的情况,在此期间有任何疑问,你都可以提问和表达。
阶段二:向咨询师讲述你的情况
围绕着主要困扰,你需要尽可能地向咨询师描述问题/事件出现的时间、发生发展过程、对你造成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你的感受、想法、行动等。
这些内容能快速帮助咨询师定位你的问题类型,节省咨询时间。
同时,咨询师也会根据情况询问其他一些更具体的信息,比如年龄职业、家庭情况、饮食睡眠习惯、疾病史、社会支持等。
如果你对某些话题感到不舒服或不方便谈论时,你完全可以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谈论这个话题”。
阶段三:讨论咨询目标、咨询计划
在对你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咨询师会简要分析问题成因,评估问题类型,以及讨论后续的咨询目标、定制初步咨询方案。
咨询目标是咨访双方共同协商确立的,咨询师会综合考虑来访者、咨询师、咨询阶段三个方面的因素,协助你确定咨询目标。
但以下三类目标是超出咨询范围的,不建议提出:
① 想要解决精神疾病方面的症状(如幻觉、妄想)
② 希望咨询师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如介绍相亲对象)
③ 希望咨询师帮自己做重大抉择(如要不要换工作)
首次评估结束后,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心理咨询师可能需要联合精神科医师,定制相关诊疗方案,其内容包含核心问题表现、成因分析、咨询目标、咨询过程与周期、咨询技术等。
如果你对方案存在任何不理解或有疑义的地方,尽管提问和表达就好。